概况
1993年徐州市行政区划调整,泉山区因境内的泉山国家森林公园而得名,成为徐州市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主城区,辖市区西半部和风景秀丽的南郊,总面积72平方公里,人口35万,拥有奎山乡和王陵、永安、夹河、和平、西关、段庄、湖滨、铜沛、共建、翟山10个街道办事处以及徐州果园、徐州林场两个国营场圃。
经济
几年来,以第三产业和乡镇工业为主体的全区经济迅速发展。1997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10.6亿元,比上年增长24.06%。财政收入5785万元。第三产业的比重逐年加大,已由区划时“三分天下有其一”发展为全区经济的“半壁江山”。房产开发业迅速发展,全区开发企业7家,五年来开发商品房近50万平方米。市场愈来愈加繁荣,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成为全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现有各类市场43个,年成交额14亿元,各类专业街10余条,个体工商户发展到5500多户,私营企业118家,并引导扶持了沈场、韩山、奎东、段庄、关庄5个专业村,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合计16000多人。
商业经济在调整中稳步发展,鞋帽商场、光荣美容美发厅、迎宾菜馆、迎宾旅社等一些位于市中心的商业网点相继完成装修改造,利尔德保龄球娱乐中心、湖滨影剧院、新龙泉浴池、中山大厦、云湖山庄、奇观酒楼、喜相逢和苏苑大酒店等餐饮服务和文化娱乐场所,具有相当规模和档次,服务水平和经营效益逐步提高。以乡镇工业为主体的全区工业经济实力雄厚,发展稳定,年产值达20亿元,年均递增23%以上。全区工业已形成建材、机械、电子、化工、食品五大重点行业,拥有徐州云湖门窗、三方机械、彭亮电子3个集团公司,和姚庄、吴庄、黄茅岗、杏山子4个乡办及村办工业园区。云湖门窗集团为省级明星企业、部先进企业。各类门窗、系列天线、水泥设备、散热器等优势产品,市场覆盖面广。
外向型经济起步早、起点高,兴办三资企业20多家,中外合资的彭亮电子有限公司产品出口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全区“三高一优”农业和农村经济繁荣发展,特种种植、特种养殖业发达,蔬菜种苗经营、优质水果基地建设、种禽基地建设、森林资源开发,规模大,效益好。区内21个行政村在全市率先达到小康标准,199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650元。曾名列全市乡镇企业发展前茅、苏北农村综合经济实力百强乡镇第二名的奎山乡,1997年又获全市“第三产业第一乡”、“兴办三资企业第一乡”和“工业明星乡镇”称号。
省优产品有云湖牌32MM实腹钢窗、彭园牌钢制板式散热器、彭湖牌T2-86遥控转向电视天线、天宝牌KSLP-0.48、KSWP-1.0整体快袋铸造加热炉、佳运牌可伸缩带式输送机。PEL复合式立轴破碎机曾获省高新技术博览会金奖。
科教
泉山区又是徐州市文化大区和高教集中地。境内驻有480多个部、省、市属企事业单位,有中国矿业大学、空军勤务学院、徐州医学院、徐州经济管理学院、彭城大学、徐州电大、徐州技校等20多所大中专院校和5所市级医院,全市几家主要新闻单位和市体育场、体育馆以及电视塔也坐落在辖区优越位置。这为泉山区的改革开放、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全区现有37所小学,布局合理,在校生25000多名,教职工1300多名。位于市中心的少华街小学为徐州市模范小学和优秀实验小学、江苏省大改试点学校、全国乒乓球重点学校,是徐州市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窗口学校,与日本半田市宫池小学结为姊妹校以来,不断开展友好往来与合作。科技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果,五年来实施国家和省级新产品计划项目9项,获国家专利25项,民办科技机构发展到24家。
社会
环卫基础设施和环卫管理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全区4个环卫所、1个环卫车队、14座垃圾中转站,拥有40部机动清运车辆和700余名环卫职工,负责辖区28条城市主次干道共146万平方米路面的清扫保洁和68座水冲式厕所及个别旱厕的管理工作。房产开发较快,全区7家开发企业,年开发商品房10.5万平方米,竣工9万平方米。1997年全区一类居民小区达30个,有6个居民小区被评为市“十佳小区”。巩固了31.9平方公里的烟尘控制区和22.06平方公里的噪声达标区。村镇改造和风光农田建设实现标准化、一体化。在全市创建国家卫生城活动中多次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表彰。
近几年先后被省、市评为“拥军优属先进单位”和“双拥模范区”;奎山乡敬老院连续三年被省政府命名为“文明敬老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连续3年被评为全市先进单位,并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彰,区公安分局连续两次被评为全国优秀公安分局。全区计划生育率达98.8%,人口出生率下降至7.25‰,整体水平居全市先进行列。全年安置就业和再就业人员5500多名,区政府分别被评为省、市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精神文明进步,社会秩序稳定,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泉山区在世纪之交的关键时期,进一步调整发展思路,确立了“三产兴区,市场生财,发展旅游,强工优农,城乡一体,共同繁荣”的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强化城市整体功能,繁荣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建设经济繁荣,科技发达,环境优美,社会稳定,文明富裕的现代化新城区,确保1998年全区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000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20亿元;市场建设形成大中小并举、高中低档结合、专业批发与零售兼营的发展格局;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到10000户;乡镇企业继续保持全市领先地位,农民人均收入年增长12%以上。
旅游
泉山区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开发潜力巨大。位于南郊、占地370公顷的省级自然保护区──泉山国家森林公园云集了温带及亚热带植物,有“春花、夏荫、秋实、冬雪”四季佳景,目前正在加快开发建设。
早期开放的淮海战役烈士陵园、融彭祖文化与自然景观于一体的彭园、四季常青景点连缀的云龙山以及泰山、韩山、大山头等,与杭州西湖的“ 姊妹湖”──云龙湖襟连互映,青山绿水之间建有汉代画像石馆、金山古塔、拉犁山汉墓、“水上世界”等今古文化景观,加上城内的云龙公园和泉山人亲手建造的黄河水上公园、“世界奇观”,以及依山傍水的别墅山庄,这些人文绘制和天造地设的景观,使泉山区成为一个风景大区、旅游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