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安皮影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远安县志》中才被提到。县志载:“皮影传入县内已180余年,经久不衰”。
这一年限是根据“远安第二代皮影艺人杨昌明先生的出生年代推算出来的(《远安文化志》语)。”杨昌明出生于1837年,据他讲,他的师傅在远安传艺三十年后,他才拜师学艺。这种计算方法可能无误,可是,它却不能证明远安皮影就只有180余年,因为分布于远安境内的皮影远不止杨昌明一家,谁能肯定其他皮影队已经先于杨昌明多少年呢?所以说,皮影在远安的历史依旧是个谜。
据建国初期统计,远安皮影队已有15支,艺人46名;1985年统计,皮影队已22支,艺人68名,分布在荷花、洋坪、旧县、花林、望家等地。其活动方式是农忙务农,农闲从艺。在一个很小的县份里有如此多的皮影队活动,可见它深为民众所喜。到了九十年代,农村影视越来越普及,皮影受到空前的冲击,其生存状态非常艰难。但是,远安皮影在它不算漫长的兴衰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替代和难以估量的。首先,其轻便灵活的表现形式适宜农村的经济状况,婚丧寿喜和传统节日不可或缺,且一唱通宵,既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也解决了农户缺被少铺的困难,故有“被窝戏”的美誉。其次,它较大程度地满足了农民的审美需求和民俗仪式的需要,一幕历史剧的反复演唱,人们不仅从中了解了历史,受到了教化,而且耳熟能详,随口唱和,便进入了审美境界。同时,皮影也是民间事路中的仪式所必需的。比如古历二月初二的牛王戏,就是东家为牛王祝寿、保佑耕牛兴旺而用皮影举行的一种仪式。仪式举行完毕,接着才唱正本。再次,皮影艺人从自身的演唱活动中展现了他的演唱技巧和皮影雕刻艺术,也是一种享受。
远安皮影雕刻历来被人称道,但真正吸引专家重视则是近年来的事。皮影是以各种刻刀在经过加工后的牛皮上剪刻所需人物和道具而成的。主要特点是:人物的头、身、四肢均为单独制作,然后用线把各个部分连接起来并能活动的整体。《远安县文化志》形容说:“雕工精细,走刀流畅,色彩鲜艳,形象生动,充分显示出皮影艺人在人物刻画方面的高超技艺。”这是一点也不过分的。远安皮影除了在头像上继承中国戏曲忠奸善恶等类型化人物脸谱外,最有特点的是讲究细腻鲜艳。色彩上赤橙黄绿,对比鲜明,各得其妙;雕刻上一花一叶、一鳞一甲都细致入微,活灵活现。当这些皮影展现在银幕间的时候,人们就会看到一个琳琅满目和绚丽多彩的世界。1996年秋,湖北省群艺馆专家贺飞白一行,亲临远安县荷花店村拜访了皮影艺人向先荣,对其皮影雕刻艺术非常惊异,称其雕刻的精细和彩绘的艳丽冠绝三楚,并当场拍摄数十个人头和人身,纳入《湖北艺术丛书》向国外介绍。与此同时,远安皮影也受到影视界的重视,以老艺人向先荣为题材的纪实片《艺人》,在省、市台黄金时间播出,引起了较大反响。
远安皮影演唱音乐只有上下句之分,并且一调到底,伴奏为击乐,俗称“打锣腔”。其唱腔虽然单一,却富于变化。如行腔、哭腔、团圆等等,就是从上下句变化而来的。其变化主要表现在情绪、节奏、速度、装饰上。其特点是粗犷、高亢,善于表现痛快淋漓的情感。后来为了更好地吸引观众,一改纯粹的击乐为击、管、弦乐一齐上,在传统的打锣腔中加进民歌音调和花鼓曲牌,使其表现形式得到了丰富,皮影艺人也因此成为一专多能的好手。尤其是老艺人向先荣的口技,每每表演时都技惊四座。1978年以后,远安皮影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各个队都大胆进行改革,望家、苟家垭等队还招收了女弟子,表演时男女分行,打破了男女老少一口腔的传统,收到了较好的艺术效果。望家女演员李长竹在《包公赔情》中,以打锣腔变化来的哭腔悲歌一曲,凄婉悠雅,声情并茂,轰动了剧场,令听众泪下。
如下,远安皮影这朵山野之花无疑有凋零之危。作为一种曾经红火过的艺术门类,我们有责任为其开辟新的生存空间,更有责任对其蕴含的多种精髓给以研究和发掘,为新时期的文化服务,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出应有的贡献。